close


Starbucks。咖啡中產階級新秩序。


 


 


(這是星巴客的最初,與波士頓無關!設立於1971店面外觀一直維持著它原來的樣貌。位於西雅圖市區,面向海灣,風景悠美。地址:1912 Pike Place, Seattle, WA)


 


壽司太清淡,難免有點不飽足。來杯Latte 聽來不錯。從Oishii 出來,只一小段車程就有一家Starbucks。我要了一杯低咖啡因的,免得徹夜難眠。負責煮咖啡的是個髮型酷酷的帥哥,大約二十來歲年紀,我很愉快的站在一旁欣賞他煮咖啡的「英姿」。我先生不但吃素,也不喝咖啡,照例在店裡踱來踱去,順便看看客人沒帶走的報紙。我瞧著他怡然自得的樣子,想起不久前在報上看到一則英國人做的研究報告,說雜碎的時間累積起來,一個男人一生得花幾年的時間等候他的女人,等她逛街、接送她上下班、等她一起出門。不知道這則研究報告的數據是否紮實,也沒看過針對女人做的研究,也許我們等候男人的時間更長呢。但就算男人等我們久些,也是....還有什麼,比女人更值得等候的。


帶著香醇的拿鐵踏出店門,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兩個熟悉的人廝守終生。熟悉的咖啡香,熟悉的彼此,那是幸福的滋味。


在台灣的時候,喝咖啡是同朋友聊天的第一配角;到了美國,咖啡通常帶著上路。我把咖啡帶回車上,天已全黑,我們折返往東,波士頓市區的方向。


閒話星巴客


多年前一個喜歡喝咖啡的朋友從中西部到波士頓看我,瞧見我家附近新開的兩家星巴客,憂心忡忡的說,他真希望小咖啡店能用「反托拉斯法」阻止Starbucks狂潮。言猶在耳,星巴客果然襲捲全美。不僅是那些有特色的小咖啡館一間間消失,就是僅存的幾家,也都效法星巴客模式賣咖啡。而去年在財經新聞上看到星巴客進攻中國的計畫,更是觸目驚心。上海北京這些國際城市自然不必講,厲害的是,他們預期在三兩年內把Starbucks 全面推入內陸省份,遠及青康藏高原。也許過不了多久,Starbucks 就能攻陷尼泊爾,推出雪巴人嚮導在喜馬拉雅山基地營內煮咖啡,隔著重山峻嶺與高原另一邊的藏人,相對啜飲一杯咖啡的廣告?(背景配樂: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星巴客咖啡,家家相連到天邊...)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愛這家連鎖咖啡店。星巴客發跡於西雅圖,十多年前剛到美國時,我在那兒待了一個暑假,對它懷有特殊的感情。那時星巴客雖已掛牌上市,與今日的氣象卻無可比擬。


 


(這是星巴客第一家店的門牌號碼。2005年夏季到西雅圖的時候,特地攜家帶眷回到這裡朝聖。)


星巴客的崛起,絕對是事業經營成功的典範。美國人喝咖啡雖然歷史悠久,可是向來重量不重質,以早餐和簡餐店的「大壺咖啡」為正宗。選擇也很簡單,就是regular decaf兩種,然後中杯、小杯兩個size。比較好喝的花式咖啡當然也有,都在小咖啡館和餐廳裡。星巴客像一家超級工廠,在價位不降,亦不犧牲品質的前提下,將花式咖啡從典雅但是高傲的角落裡,帶到明亮開放的空間來,把喝好咖啡的特權「平民化」。


咖啡店在消費食物鏈的下游,蓬勃的經濟是它賺錢的前提。九O年代的美國經濟榮景做了星巴客之翼的上升氣流,它以雨後春筍的速度,一家一家開張。據說在它擴張最快的幾年,每一個工作天,都有一個加盟店在世界某個角落開張。波士頓是網路工業的重鎮之一,自然無法「倖免」於這股浪潮。


一直很欣賞星巴客老闆的經營長才,即使有這樣多的連鎖加盟店,每一家的品質,由裝潢、咖啡、到店員的態度,都能維持一定水平。在「美國最理想的僱主」排名當中,它也年年名列前茅。非但如此,在它的商品裡,處處可見環境保護和維護第三世界咖啡農合理工資的用心。即便目的只是為了品牌形象,仍然為這些重要課題造成可觀的宣傳效果,值得掌聲鼓勵。 


 


Internet。天涯若比鄰。


在車上用 Blackberry上的無線網路功能查看哈利波特放映的時間,發現已經錯過了,我們決定直接把車開到市區看看夜景。這個動作,讓我有三個感慨:(一)有小孩,看電影真是一種奢華的妄想。哈利波特第五集上映多久了,到現在還沒看過;(二)有小孩,夜生活真是別人家的事;(三)有Internet,真是無數電腦工程師的步履,合併成人類的一大步。


看過電視影集Startrek 的人,多少會記得裡頭那個transporter (位置轉換機),可以把人解析成為微粒,從A點移到B點,然後立即重組。網路雖然沒辦法把人移來移去,卻是資訊的transporter


這個改變對於海外的生活影響至鉅,第一是資訊的取得,第二是與親友的溝通方式。


九O年代初期,在美國看台灣的新聞得看此地的中文報紙,在台灣看美國的新聞則看國際版。現在,不論人在哪裡,新聞的來源都一樣,距離不再是隔閡。住在美國的我不訂報紙,住在台灣的姊姊也不訂報紙。我們看的新聞來自同樣的網站:奇摩、蕃薯藤,CNNNew York Times。偶爾翻閱世界日報和大紀元等華文報紙,目的只是看看有沒有新開的中國餐廳。


1992 年最便宜的電話是MCIFriends & Family,一分鐘美金50 分錢,加入Friends & Family 的基本費另計。當時我每週打一次電話給父母回家報平安,有時也打給在美國其他地方唸書的朋友親人,一個月電話費平均在一百二十元上下。今天,用電話卡撥回台灣,一分鐘只需美金1.3 2分錢。用網路通話,甚至不要錢;打MSN聊天,既可以加表情又可以寄照片。


兒時希望從地底下鑽洞,鑽到地球另一邊的夢想,在資訊方面,已然實現。 (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via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