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基隆人。基隆沒有田,只偶爾看到有人種瓜種菜。它的土壤因為多雨而過酸,陽光也不夠。


我第一次看到田,是在台北。那時的東區還沒開發,我記得在那裡看到水牛,興奮大喊。


國中畢業旅行,我頭一回經過嘉南平原。我記得它的平坦無邊。車經濁水溪時,我數著秒數,希望越久越好。傳說中連綿的水田,在豔陽下閃著光。我看到香蕉、甘蔗園,從課本裡一一跳躍而出。慘綠少年特別善感的我,感受到貼近泥土的心,熱淚盈眶。


但是基本上,農村沒有我的回憶,土地沒有我的感情。我是港都的女兒,飄泊的靈魂。我兒時的夢想,是乘著深藍色的海浪,航向世界的盡頭,從來沒有田埂、沒有果樹。長大以後,從小城進到大城,從東方來到西方,我的生活,仍是都市。


「鄉下」對我而言,不是現實而是故事。去「鄉下」是去玩,非常短暫。但在短暫的停留裡,足以令人感慨為什麼城市的生活條件,和農村差那麼多。


莫非,這也是馬總統 Long Stay 以後的心情嗎?


馬總統與農村的淵源淺薄,大概和我不相上下。我們都是北部的都市人,不了解農村。當我們偶爾想起、感念農村的存在時,用的是都市人的角度。那心情可能慈悲同情、可能好奇新鮮、可能惡劣貪婪。不管哪一種,都不適合當做立法的背景


《農村再生條例》  (簡稱「農再條例」),為兌現馬總統的愛台十二建設政見而生。也許馬統真的愛台。在他的深度旅遊當中,睡不舒服房子又蓋得俗不可耐,田地菜園東一塊西一角,一點沒有美國中西部連綿玉米田與麥田的美麗壯觀,因此他感受農村的落後與醜陋,心痛想做些事。也許。可是即使真是如此,那樣的想法,從誰的角度出發?


替馬總統寫政見的人、馬總統自己,廣泛問過農民的意思沒有?聽了專家的見解沒有?一個藉由旅行認識農村的人,如何片面決定農村的未來怎樣才是美好?馬蕭政見中模糊的「農村再生」目標,再生到哪裡去,怎麼達到?各人想法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它的著眼當真在於農村本身,那麼農民的利益,必須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及指導方針


不錯,台灣的農業必須受到政府重視,農民的生活需要照顧


向政府大聲吶喊「農再條例」必須暫緩、重擬的人,可說清一色比政府更關心這兩個目標。他們之所以反對農再,是因為按照「農再條例」草案現有的條文,會造成與目標完全相反的效果,而且災難很難回復。


看了草案全文,我想可以很持平的替這個法案下這樣的註腳:都市本位主義馬氏閉門單向思考土地開發分贓便宜行事不會擬的條文一律先寫「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舉兩例。


依據農再條例草案第三章「農村土地活化」的規定,政府可以擬定農村整體發展計畫,徵收農民土地。農民必須依計畫捐贈二分之一的土地作為公共設施,換取二分之一作為建築用地(第二十五條)。農村社區內有「妨礙整體景觀、衛生或土地利用的窳陋地區」,政府可通知地主限其改善,屆期為改善者,政府得逕為實施環境美化,所需費用,由地主負擔(第三十一條)。


也就是說,您若在農村裡有一間農舍礙了「政府」的眼,您會被通知限期把它弄漂亮。您沒錢、或者覺得農舍好好的幹嘛弄,對不起,時間到了,「政府」就會進來弄,帳單請您自付。「政府」是誰?憑什麼認為我的財產不夠美觀?


農再條例的問題,不只上述兩條。兩條的話好辦,集中火力刪改那兩條就好。可是NO,這樣的「精神」通篇都是。這是一份非常法西斯、充滿統治者優越感的規定。贊成者說,農村改建卡在很多土地取得的關卡上,農再條例重效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願意撥專款改善農村生活是德政,請反對者不要再無理的反對了。的確,這份草案會把農村「整體規劃」的進行,弄得很有效率。但那正是法西斯的本質:有效率的執行某一群人的意志。誰的意志?這個意志如果是錯的呢?


想想農會、地方議會和地方政府的權力結構,回憶地方選舉的槍響連連。政府要在農村再生這個標題下面砸兩千億。兩千億!誰拿走?這份草案,能通過嗎?


農民需要的不是土地價值,土地價值只在買賣的時候顯現,是炒地皮的人在關心的。農民是依賴土地作物生存的人,他們必須守著土地、照顧土地。他們需要的,是保護農業的一套合理產銷制度,讓他們在土地上耕作,年復一年,得以溫飽。景觀、衛生,誰不重視?吃飽喝足行有餘力,自然而然會想這問題。政府應該要打破的,是農產品產銷體系裡的層層剝削,而不是把冷氣房的價值觀,強加在農民身上。


至於由此可以合理聯想到的綁樁論、圖利論,就不必我說。


錯誤的政令,比沒有政令更可怕,幾十年的努力可能還推翻不了。幾十年,是一生的歲月。・・・而對土地的摧殘?


做為一個都市人,我至少了解一件事:農村的利益和未來,必須以農業和農民為中心。


這份草案,真的不能讓它過。


 


 


連署網址: http://registrano.com/events/dontsaybye/registrations/new 



 


延伸閱讀


公視「獨立特派員」3/22/2009 


 農再專題:新衣還是糖 (影音)


(大約二十分鐘長度。它的深度和冷靜感動了我,相信也能感動你。強力推薦。)


 


台灣農村陣線: http://www.todei.org/


如果農村沒有生產: http://www.dfun.com.tw/?p=11405


守護農村行動: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33305


護土地.反滅濃: http://sites.google.com/site/savefarmland/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18854630 



建築師與農舍: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n/article?mid=1532&prev=-1&next=1529&sc=1#yartcmt

 


照片取自「漂浪。島嶼」網站,依照作者公開宣示的合法授權使用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lvia Lee 的頭像
    Silvia Lee

    球型宇宙

    Silvia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