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夫婦到別人家做客,受到對方小孩五歲半就會看書、拼字,回家之後,便要求自己四歲半的小孩,每天在筆記本上寫四至五個英文單字,每個單字寫五遍。白天寫,晚上爸爸回家「考試」,問他單字怎麼拼。


我既非教育專家,小孩也還小,沒有所謂的「成功案例」(呃,意即申請到長春藤大學、唸醫學院之類。這樣就是成功嗎?)可以拿出來炫耀。但是聽到這樣的情形(也被問了意見),基於我雞婆的個性,忍不住要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完全認同教育的重要性。我認同雖然不見得要贏在起跑點上,卻也不該故意輸,免得將 來辛苦。我更認同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教育成「懂得努力」、「習慣努力」,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然而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太早強調拼字的「正確性」,是好事嗎?


我不認為。我甚至質疑,傳統上我們視為寇讎一般的「錯字」(在英文是拼錯;在中文是「少一點,多一撇」之類的「錯字」,而非「別字」),在今天的電腦世界裡,是否過時。


以學中文的孩子而言,從小我們習慣「把字寫到對」。一筆一劃、上下左右、甚至比例大小,在中文裡面都重要。字寫正確了,還被要求要端正,因為「字如其人」,字不端,心不正。


由中文的經驗研伸,亞洲孩子學英文,也特別注意拼音、文法,甚至書寫的美醜。當英文為外國語的時候,起步晚些的時候,這種極端注重「系統」的學習方式也許有其價值;但是在美國長大的亞洲孩子,除非住中國城、上中國城的學校,否則就算家裡只說中文,英文還是一種母語。


母語的學習如果那麼注重「說出來就要對」、「寫出來就要對」,是不是反而造成孩子使用語言處處掣肘,阻礙思路呢?


我唸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個小朋友的名字裡有個「耀」字。他說不準什麼時候,也許考卷上,也許作業簿上,總之一時心血來潮,就把「光」和「翟」左右顛倒。老師好說歹說,棍子也常拿出來威嚇,他當時會了,過幾天可能又寫顛倒。唯一可預測的,是他每次寫錯,都會被老師發現。


到我自己的小孩五歲左右,開始把英文字母倒著寫,我才了解當年那個同學,為什麼老是出這樣的錯。因為那是孩子成長的正常現象啊!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但這階段很正常,過些時候自然會「好」的。過度注重正確性,戕害他們的自信心,反而折損了學習能力。


女兒小時候,我便犯了這樣的錯。她一開始寫中文學校的作文功課時,我總會糾正她的「美國文法」,幾次下來,她要落筆之前,總是先看著我,問我:「媽媽,要寫什麼?」幾年之後,弟弟寫中文作文,我糾正的很少,就讓他用自己的話去寫。幾次下來,他比姐姐當年,願意寫作文。


美國老師在幼稚園以及低年級的階段,幾乎從不糾正小孩的拼字。小孩在這階段的確應該學習拼音和發音的規則,但不宜要求正確無誤。在美國幼稚園的牆壁上,經常會看到孩子的作品裡出現像 “buk”(book) “kar” (car) 。這顯示孩子已經理解發音的規則,所以用自然的拼法,寫出心裡想到的文字。不一味要求他們拼音正確,他們才能暢所無阻的把思想「文字化」,否則邊寫邊怕錯,寫了前面幾個字,忘了後面本來想些什麼,豈非枉然。


傳統一點講,所謂「綱舉才能目張」,不是嗎?文字的表達,應該先把思緒流暢的表現出來,再去檢視結構、做取捨,然後文法,最後才是拼音。因為相比之下,那只是枝微末節而已。


 


 


有關照片:


弟弟幼稚園大班寫的作文。行間有字跡秀麗正確拼音的小字,是為了怕日後看不懂他寫些什麼,由媽媽加上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via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