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上羅馬武士


Charles River 是劃分波士頓與劍橋的河,不消說,Head of the Charles應該與水上活動有關。和羅馬武士有什麼關係呢?這是我第一次開車看見這個logo的反應。


等紅燈,定睛看。喔,原來那兩位看起來力拔山河、身材無懈可擊的男女,手上拿的是船槳。啊,恍然大悟,這就是那個聽人說過,可是我自己從沒看過的划船比賽嘛。那兩個乍看很像羅馬武士的男女,在陽光下,氣勢尤其雄壯,非常適合這個亟需心肺功能的運動。划個canoe 頤情養性就已經很吃力的我,立刻愛上了這兩個英雄男女。


綠水藍天好個秋


比賽進行的週末,天氣出奇的好,雲淡風輕,氣溫在華氏七十度上下。週日近午,我們全家出發,先到超市買了壽司餐盒,前進河畔。男子四人組的比賽正在進行。



  


(背景那棟建築物是Genzyme Corporation的實驗室Genzyme是當紅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


每年春末到秋季的星期天,Memorial Drive 有一個段落交通管制,阻斷所有車輛,只開放給騎自行車和慢跑、健行的民眾。我們的所在地不在這個段落,因此草地上的人潮比較稀疏。看似悠閒的觀眾,不少竟以手機與其他前來加油的啦啦隊友不停的聯絡呢。所屬的划船隊出現以後,他們很多便沿著河岸隨行加油打氣,可是船跑得可是比人快喔。


綠水藍天,沿岸紅葉點點,心情不好也難。


 


14歲到84歲的選手


Head of the Charles 不是只有一人或一隊,比賽的組別非常多,不但有單人、雙人、四人、八人組,也根據年齡和性別再行區分。年齡最輕的是青年組,必須是正在高中就讀的學生,年齡最大的則是七十歲組。目前紀錄裡年紀最小的14歲,年紀最大的84歲。


 


(右上角那棟建築物是Double Tree Hotel,這家旅館肯定視野不錯。左上角天際的盡頭處,是鼎鼎大名的芬威球場。)


今年是我第一次坐在河邊看比賽。不論成績,我覺得隊伍人數越多,難度越高。八人組的船像划龍舟一樣,選手動作必須一致有如機器人般精準,全體聽令,就算累了喘了不行了,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慢下來,否則船行的方向肯定失控。或許正因如此,比賽的分組更需精細。


技術與運動精神為上


比賽要經過五道這樣的橋 (如下圖),規定須由最靠波士頓這邊的拱形穿過。如果從中間或右邊的拱形穿過,依規定必須扣分,扣分的方式就是在成績上加計60120不等的秒數。



查理士河不寬,如何「超船」有嚴格規定,以保障選手安全。比方說,橋下因為空間狹窄,比賽再激烈也不得超船。犯規者輕則扣分,重則取消資格。


好厲害!


今年男子八人組冠軍的成績是1403秒,以賽程三英哩 (5公里) 換算,就是時速13英哩(約21公里)。女子七十歲單人組冠軍的成績也有2534秒,尤其令我肅然起敬。想像七十歲了,在如假包換的河裡連續划槳二十五分鐘!  每年看波士頓馬拉松總讓我感觸良多,如今又多了一項比賽。


背景簡介


Head of the Charles」是波士頓與劍橋每年十月合辦的划船比賽;顧名思義,比賽當然在查理士河舉行。波士頓市與劍橋市隔著查理士河相望,這場錦標賽以Boston University Boathouse (鄰近BU Bridge) 為起點,逆流而上,中間穿過五道有三個拱形門的橋,全程三英哩。


錦標賽自1965年開始舉行,今年是第四十三屆 ,最初由哈佛大學的一位划船教練Ernest ArlettCambridge Boat Club 的三位成員共同發起。Ernest Arlett是英國人,他設計的比賽方式聽說也採取家鄉英國的傳統。但這方面我所知無多,無從置評。


 


Head of the Charles 經過四十三年的洗練,已經成為波城秋天的週末盛會。除了划船比賽以外,河畔還搭了許多帳篷,有廠商贊助的 party,也有鄰近各大學的同學會。為期兩天的比賽吸引7500名來自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國的划船選手參加,超過三十萬人前來觀賞加油和參與周邊活動。


(“Head of the Charles” 官網網址:www.hocr.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lvia Lee 的頭像
    Silvia Lee

    球型宇宙

    Silvia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